【节气养生】冬至来了!一年中最重要也是最后的补养机会,别错过~
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要来了!昨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冬至”。自冬至开始,我国开始进入“数九寒天”,即人们常说的“进九”。
冬至是“冬令进补”的最佳时节,民谚素有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;今年冬令补,明年可打虎”的说法。
中医认为“冬至一阳生”、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”,简单地说就是这个时候是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的时机,冬至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进补,来年一整年都能生龙活虎,能量充足!对素体虚弱的人来说,冬至前后正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,到底应该怎么补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!
萝卜牛腩
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找医生开药方”。白萝卜是必不可少的冬季进补美食,中医认为,萝卜行气、宽中、解毒,能消积滞、化痰热、治食积,还能止咳、除燥、生津、利便,简直好处多多,不可错过。而白萝卜的绝佳搭档牛肉,可补脾胃,益气盘,强筋骨。治虚损羸瘦,消渴,痞积,脾弱不运,水肿,腰膝酸软。两种食材一个性温一个性寒,合在一起正好寒热中和,“香”得益彰!
第一个饺子是用来吃的
俗话说“冬至饺子带喝汤,不怕身上起冻疮”。饺子最初就是“医圣”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。如果冬至以后比较怕冷的,不妨吃些韭菜鸡蛋、胡萝卜羊肉、香菜肉馅的饺子,有助于温补气血,增加热量。
第二种“饺子”长在我们身上
中医认为“肾开窍于耳”,冬至以后,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朋友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。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,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。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、提耳尖和摩耳轮。
中医理论认为,冬季在五脏六腑中对应肾脏,而肾脏又主封藏,是收纳阳气的关键,因此,在阳气最弱的冬至前后,补肾阳是养生的主旋律。对一般人来说,温补肾阳主要通过药膳方式即可,最著名的“当归生姜羊肉汤”就能很好地补气补血助阳。
老姜磨汁和煸好的鸭子、及适量甘蔗、陈皮、黄芪、党参等食材一起倒入锅中,煨至鸭肉熟烂即可。冬至吃炖锅姜母鸭,一来驱寒强身,二来可以增加节日气氛。
鸡汤被人们视为“补身良药”,多喝些鸡汤可帮助人体气血恢复,也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,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。母鸡的补益之功效非常高,许多久病、瘦弱之人都可用来补气补血。
冬至养生适宜吃点花生,花生具有“护心”功能。花生在民间被称“长生果”,常食花生,可促进体内胆固醇分解,不但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,而且对防止中、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都有较明显的效果。
中医认为坚果多性味偏温热,多数能补肾。比如核桃仁味性甘温,有“黑发,固精,治燥,调血之功”。每天吃20克左右核桃,能补肾固精,润肺止咳、化痰定喘,顺气补血。
冬至适宜吃栗子,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,如钙、磷、铁、钾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B1等微量元素,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尤其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或者中老年人腿脚无力、小便频多者。
桂圆又称龙眼,能养心安神,有助缓解健忘、失眠,比如素食的人冬天常喝白菜汤,体质偏寒性容易手脚冰冷、晚上难入眠,这时把龙眼干、红枣加姜煮水喝,通常能帮助入睡。另外,比较劳心的人也容易耗损心脾气血,吃点桂圆更能有效达到补益功能。但要提醒的是虚火旺或有热性体质的人,不能吃桂圆。
本文当前地址:
http://lt.86106666.com/yydt/11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