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节气养生】夏至三避原则,你做到了吗?
夏至已至,由此正式进入了盛夏时节。此时温度高,对人体会造成某些负面影响,容易造成损伤。夏至养生应遵循“三避”原则,即避暑、避湿、避寒,使身体保持在健康稳定的状态。
高温环境下,人容易发生体温调节机制紊乱而引起“中暑”,若不及时处理,还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,如意识混浊、狂躁不安、昏迷等症状。
1、中午前后不要外出,尤其要避免暴晒;
2、避免剧烈运动和强体力消耗;
3、保证汗腺功能正常,不要损伤汗腺;
4、借助自然风、风扇、空调等降温;
5、饮食避暑,进食清热祛暑的食物;
6、药物避暑,饮用药物凉茶、仁丹等。
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,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,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,还要注意避湿。
1.远离潮湿环境;
2.借助饮食利湿(具有去湿作用的食物主要有:鲤鱼、赤小豆、金针菜、莴苣、薏仁米、扁豆、冬瓜等);
3.空调设备除湿;
4.药物去湿。
中医认为:夏季为了散热,人的皮肤毛孔开泄,最易感受风寒、风湿及湿热之邪,罹患疾病。
1、防腹中寒
一是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,不贪吃冷饮、冷食;二是睡觉时一定要盖“肚子”;三是早餐时适当吃点生姜,民间所说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药方”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2、防躯体寒
防止躯体受寒主要是要正确使用电扇和空调。
3、防头、脚之寒
夏季不要用冷水洗头,冲脚,易导致各种疾病。
本文当前地址:
http://lt.86106666.com/yydt/16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