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忌口大全,推荐收藏~
俗话说“服药不忌嘴,医师跑断腿”,我们都知道,患病期间是有饮食禁忌的。中医历来最讲究忌口的,得了什么病,不能吃什么东西;服用了什么药不能吃什么东西,中医在这方面都是很有讲究的。今天我们就具体谈一下疾病和服药的饮食禁忌
患病服药期间一般应该忌哪些食物呢?具体来说,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。
1.忌食腥膻、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
忌食腥膻类。腥膻类食物多含有某些激素或异种蛋白,能够诱发人体的过敏反应,故在服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时应忌食腥膻类食物。
忌食辛辣类。辛辣食物多温热,耗气动火伤津,在服用滋阴补肾、养阴清热的药物时应忌食。
忌食生冷类。生冷食物多寒凉,易伤阳气,故在服用解表透疹、祛寒逐湿、温经通络、温脾暖肾的药物时应忌食。
忌食油腻类。油腻食物助湿生痰,难以消化,故在服用健脾养胃、祛痰胜湿的药物时应忌食。
2.忌食与所服中药性味相矛盾的食物
中药有“十八反”及“十九畏”的配伍禁忌,药物与食物之间也是一样。如鳖甲忌苋菜,薄荷忌鳖肉,茯苓忌醋,荆芥忌鱼、蟹、河豚、驴肉,天门冬忌鲤鱼,白术忌桃、李子、大蒜,土茯苓、威灵仙忌蜂蜜,甘草、黄连、桔梗、乌梅忌猪肉,服食滋补剂后禁食白萝卜及大寒大凉之品。这些都是历代文献中的记载,在服药时还是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。
3.忌食与所服汤剂治法相反的食物
凡口苦咽干、烦躁不安、大便秘结、血压升高、心神不宁、心动过速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热证、实证、阴虚火旺之证者,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姜、大蒜、韭菜、大葱、羊肉、狗肉、胡椒及含多糖、高脂的香燥辛热之品
若面色苍白、手足冰凉、大便溏薄、血压偏低、心动过缓等气血亏损、寒湿凝滞、阴损及阳、阴阳两亏者,服药期间应忌西瓜、冬瓜、萝卜、绿豆、生梨、甘蔗、蜂蜜、鳖等生冷寒凉、滋腻、黏滑之品。
凡畏寒发热、头痛心烦、便秘尿黄、口舌溃烂、疖疮肿痈者,服药期间应忌食毛笋、丝瓜、韭菜、茄子、虾、蟹、螺、蚌之品。
4.忌食对疾病有不良影响的食物
所吃食物不当会对疾病产生不良影响,小则影响疗效,大则加重病情,或使病情复发或恶化,故患病时应注意饮食禁忌。
如热性病,应忌服辛辣、油腻、煎炸等热性食物;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、清凉饮料等。冠心病及肝炎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、动物内脏及烟、酒等;高血压病应忌食胡椒、辣椒、大蒜、白酒、荤菜、膏粱厚味等辛温助阳和生痰之品;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黏腻、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;肾病水肿应忌食盐、含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性食品;糖尿病应忌食含糖高的食物;痰湿患者忌食酸敛之品;疮疡、风疹、咳嗽、哮喘、皮肤病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及腥膻发物。所谓“发物”,多为富含异性蛋白的水产,如带鱼、黄鱼、鲤鱼、鲫鱼、螃蟹、虾等,还有肉类中的羊肉、狗肉、驴肉、马肉、鸭肉和蔬菜中的韭菜、香菇、芹菜、胡荽等,这些食物多属甘温性质,具温燥性能,吃后容易上火或诱发过敏反应,使病情加重。
5.因季节气候特点决定饮食禁忌
忌口不仅要辨证,同时还要因时,中医学提倡“天人合一”,人体要适应四时季节的变化而调节饮食。即根据季节气候特点的不同选择要禁忌的食物。如春季多湿,忌寒湿之品;夏季多暑,忌食辛热煎炸之物;秋季多燥,忌食损津香燥之品;冬季多寒,忌食生冷寒凉之物等等。
6.根据患者体质类型决定饮食禁忌
每个人的体质类型是不同的,因而忌口也因人而异。例如,脾胃虚弱型体质,应忌食生冷黏滑、难消化的食物;壮热之体应忌肥肉及多糖、高盐之品;阴虚火旺之体忌辛热香燥之食;湿重之人忌油腻、寒湿之物。
咳嗽
辣椒、胡椒、羊肉、橘子、荔枝、桂圆、花生、蚕豆、油炸物、烟酒。
肝炎
烟酒(烈酒)、补品、鸡肉。
肝硬化
沙丁鱼、青花鱼、秋刀鱼、金枪鱼。
心脏病
高脂、高胆固醇和高盐食品。
高血压
高盐食品、蛋黄、动物内脏、乳酪、动物性油脂、脑髓。
消化性溃疡
碳酸饮料、香蕉、高糖食品、糯米食品。
肾炎
香蕉、高盐食品、橘类等含钾高的水果。
痛风
脑髓、动物内脏、肉汁、啤酒、豆制品。
糖尿病
糖、金针菜、甘薯、蜂蜜等含糖量高的食品。
痔疮
鲤鱼、公鸡肉、猪头皮、花生、芋头、茄子、芒果、辣椒。
荨麻疹
刺激性食品,如酒、辣椒、咖啡、咖喱;海产类,如鱼、鱿鱼、虾、蚵、蟹、蛤。
皮肤病
海鲜、草菇、洋菇、毛豆、香菜、竹笋、羊肉、甘蔗、芒果、荔枝、菠萝、桂圆、碳酸饮料。
对于“忌口”不可绝对化,要因人、因病因证而异。同一种疾病,不同体质的人,很可能“忌口”就不一样,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也有一些慢性疾病患者,若长时间“忌口”,禁食的种类太多,不能保持人体正常所需营养的摄入,反而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,对恢复不利,这时候就可适当的食用一些“忌口”的食物,以免营养缺乏。
田维君
主任中医师
原大连胃肠市武警总队医院
现大连胃肠医院名老中医
坐诊时间:每周三、周日上午
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,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,主任中医师。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,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副主任委员、执行主编。大连胃肠市中医药学会理事,大连胃肠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会男科专委会委员。曾获武警部队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成都军区后勤部卫生部、大连胃肠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三等奖7项。发表论文386篇,著有中医专著7部,其中《阴虚证治》、《中医虚症全书》获新医药华佗杯金奖,并获《二十一世纪人才库》金匾珍藏证书。
擅长:按照中医理、法、方、药辨证诊治呼吸科、胃肠科、心内科、神经内科、肝胆科、泌尿科、血液科、骨伤科、内分泌科、妇儿科、口鼻科、皮肤科、男性科、肿瘤科等各科病症。
本文当前地址:
http://lt.86106666.com/yydt/95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