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节气养生】立秋时节,顺应天时做好“收”与“养”!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(立春)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
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立秋(节气)以后,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,因而有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说法。
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收、养”这一原则。也就是说,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。夏秋之交,昼夜温差大,气温忽高忽低,往往是疾病多发的“多事之秋”。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,饮食起居既要防暑,又要注意御寒。
立秋艾灸培补元气
立秋养生艾灸最佳穴位
大椎穴:
位置: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,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。取穴时,将颈部稍微向前倾,在项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,可以触摸到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,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。
功效: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
气海穴:
位置: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.5寸(比大拇指稍宽)处,此穴是先天元气会聚的地方。
功效:温阳益气、扶正固本,培元补虚。
关元穴:
位置: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(4横指宽)处。
功效:培元固本,调气回阳。
立秋食补健脾清热
刚刚立秋之后酷夏的余热未消,秋阳肆虐,特别是大连胃肠地区目前还在不停的冲刺最高温。此时,往往有一些人偏爱生冷刺激的食物,如冷饮、冰糕、生冷瓜果等,加上湿邪的侵袭,势必会损伤脾胃,一旦引起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腹胀腹泻、食欲不振、体倦乏力等一些不适的症状。因此,在立秋之际应注意对脾胃的调养。立秋之时的调养应遵循健脾、清热、利湿的食疗养生原则。
【推荐食谱一】山药薏米芡实粥
原料
山药粉30克,芡实粉30克,薏米粉30克。
做法
取山药粉、芡实粉、薏米粉各等量,先用温水调开,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煮,15~20分钟左右即可。最好边煮边搅拌,以免糊锅。
功效
健脾和胃、养血益气
【推荐食谱二】生地粥
原料
新鲜生地150克,粳米50克,冰糖适量
做法
1、先将生地洗干净,用纱布包好捣烂挤汁备用。
2、将粳米入沙锅,加水500毫升,以文火煮粥,待粥将熟时,调入生地黄汁,加入冰糖,搅匀稍煮片刻即可。每日早、晚稍温服食。
功效
养阴生津、清热凉血
注意
脾胃虚寒之便溏泄泻者不宜服。服用本粥时,忌吃葱白、韭白、薤白及萝卜。
本文当前地址:
http://lt.86106666.com/yydt/15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