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医养生】解救手脚冰凉,除了男朋友,还有这些办法~

有人说手脚冰凉是没人疼;
有人说手脚冰凉是体寒;
有人说手脚冰凉是患了病,
手脚冰凉到底是啥原因?

大连胃肠医院名老中医史常维介绍:
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机能主要是靠气血将养分运送到全身来完成的,一旦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受阻导致阳气瘀滞,那么处于四肢末端的手和脚就会出现冰冷的情况。
一般来说,如果人体阳气不足,除了手脚冰冷之外,全身也会出现怕冷的情况。如果只有手脚冰凉的症状,身体并无冷感,那么可能是阳气瘀滞所致。
阳气不足者,平时要注意保暖,可以吃些温补的食物。
如果本身的阳气并不虚衰,而是由于阳气瘀滞导致手脚发凉,可以考虑通过运动或是摄取行气活血的食物进行调节。
多穿衣
特别是注意保持腰背、小腹和腿脚的保暖。一定穿比较宽松的衣服,切忌穿紧身衣裤,以免因衣裤过紧影响末梢血液循环而加重手脚冰凉。
调脾胃

摩腹疗法:采用坐或卧式,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,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,约35分钟,起身散步片刻,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。按摩腹部时手法应轻柔,不必重压,刚吃饱时不可按摩腹部,以免腹部不舒服。
重温补
多吃乌鸡、牛肉、狗肉、羊肉、韭菜、核桃、桂圆等温热性食物。适当服食人参、党参、当归、生姜、黄芪、茯苓、白术、干姜、高良姜、肉桂、桂枝等具有健脾补肾、温阳散寒的药物。
可温灸


找不到穴位的具体位置?可以艾灸穴位附近的整个区域!
艾灸足三里、大椎、气海、关元、神阙(肚脐)、涌泉、命门等穴位。
每日可选择1-2个穴位,灸条距离皮肤2-3cm左右,围绕穴位旋转施灸。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,一般每穴灸10-15分钟,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宜。
不节食
很多人出现手脚冰凉都与冬季节食减肥有关,每餐饮食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血虚、易疲劳、头晕、眼花、情绪低落、女性月经不调、情绪低落、手脚冰凉等症状。长期节食,会使人体衰老加速,免疫力下降。
喝花茶

如果只有手脚冰凉但身不凉的症状出现,建议每日选择山楂、玫瑰花、金橘等泡水代茶饮。此类食材有行气活血、疏肝解郁之作用,可以辅助阳气运行。
刮手脚

选购一个刮痧板,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,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,从根部到指尖,每个方向刮5至10次,能行气通络。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。
做导引
龙首凤翼:

“龙首”形容身体昂头竖颈,“凤翼”比喻双臂像鸟儿翅膀一样开合。
练习时将两手自然放于肩上,向左转腰,右臂肩关节向前转动、左臂肩关节向后转动,两肘前后拉开成一字,然后反方向练习。经常做这个动作,可以促进上身气血运行,缓解颈肩背痛。
搓手脚
经常搓揉手脚心,按摩以下穴位,能改善末端血管的循环状况。

劳宫穴:劳宫穴位于手心部。一手握拳,搓揉另一只手的手心部,直到感到手心微热,再换另一支手,交替进行。

涌泉穴:涌泉穴位于脚心部,用手掌快速揉搓,直到发热感。

三毛穴:搓揉脚趾,特别是大脚趾头第二节的几根汗毛的地方,叫“三毛穴”,要多揉搓,然后稍用力捏3~5下。
晒太阳

中医认为人体的前为阴,后为阳,因此晒后背,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。在寒冷的天气里,晒晒后背,还能驱除脾胃寒气,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。
坚持泡澡泡脚

泡澡时在水中加入生姜或肉桂精油,可促进血液循环。
可睡前用热水泡脚,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,让水漫过脚踝。浸泡20分钟左右。泡脚后要立即用毛巾擦干,注意保暖。
控情绪

调整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,对防止手脚冰凉有一定作用。研究证实,当情绪激动时,手的温度很快会下降3~6摄氏度,平静后便可恢复。

史常维
副主任中医师
原大连胃肠市中药研究所副所长
现大连胃肠医院特聘名医
坐诊时间:每周一、周五上午
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,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。大连胃肠青年中医学会常务理事,大连胃肠中医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,原大连胃肠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,高级健康管理师,高级养生导师,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。
擅长:内分泌,心血管,肿瘤,消化,妇产,儿童神经功能障碍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中医预防、保健、治疗、康复诸方面,对慢性胃炎,高血压,糖尿病,中风,肝、肺、胃肿瘤,慢性肝病,脂质代谢紊乱,高尿酸血症,形成了独到学术见解及独特治疗方法。特别是在女性抗老防衰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儿童保健养生保健、疾病康复方面,按照中医“治未病”理论,形成了一套安全、有效、经济、方便的独特服务体系。

本文当前地址:
http://lt.86106666.com/yydt/841.html